0898-08980898
网站公告:NOTICE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5-09-05 11:36:41点击量:
  

基层新实践 2025年8月法院资讯(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展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法治思想,聚焦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做实“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新实践新成效,本刊特开设“基层新实践”栏目,重点宣传介绍各级法院特别是中级、基层法院在推进严格公正司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贯彻落实习法治思想的创造性实践事例,从而更好地加强各地法院的信息沟通和学习交流,助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7月29日,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中国人民汕头警备区、汕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签署《关于建立司法拥军协作机制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揭牌成立“司法拥军工作室”。

  根据《备忘录》要求,汕头中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深厚的拥军情怀,全力推动合作事项落地见效,推动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整合、齐抓共管的司法拥军工作大格局。在机制运行上求“实”:开辟“绿色通道”,对涉军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搭建多元化涉军权益维护调解联动平台,高效化解涉军矛盾纠纷。在服务保障上求“优”:依法开展军人司法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军人实际困难。聚焦军人军属在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待遇落实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助力提升军人军属法律素养与维权能力。(文/宿华文)

  日前,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人民法院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便捷化应用”的“三化”举措为导向,推动档案工作提质增效,为法治建设注入力量。

  在硬件设施方面,友好法院升级院机关与上甘岭人民法庭档案室,新增密集架、防磁柜等设备,实现智能管控,完成1000余件案件归档及异地备份工作;在科学管理方面,依托“数字法院电子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标签化管理,法官可快速调取同类案件档案,助力审判执行公正高效;在便民服务方面,构建线余卷次,特殊群体享“绿色通道”。“三化”举措让友好法院档案从“静态保管”转向“动态服务”,既夯实了司法工作基础,更以优质档案服务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文/李阳)

  日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针对涉未成年人抚养费给付与探望权行使长期存在的“执行难、矛盾深、修复弱”等问题,选派家事少年审判庭、执行局法官成立涉未成年人纠纷专项执行团队,打造“善执护蕾”涉少执行工作品牌,创新构建“抚养费与探望权联动履行机制”。通过同步审查履行能力与探望条件、同步制订给付计划与探望方案、同步考核履行进度与情感修复效果,每月固定日期在法院设立“家事执行接待日”,实行“法院探望室—社区观察站—家庭过渡区”的“渐进式探望计划”,推动形成“支付有保障、探望有规范、成长有关爱”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格局。去年10月该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执结相关案件120余件。(文/安睿)

  近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某村居民杨女士房屋被征收,杨女士认为其符合拆迁安置方案中提到的“离异家庭无房产”的安置条件,但未得到相应的安置,遂将试验区管委会诉至法院,要求其履行安置职责。夷陵区人民法院收到相关案件后,在向试验区管委会送达应诉材料的同时,一并送达了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自评自纠函。在判决前,试验区管委会自查前期结论后主动调整方案,最终与杨女士协商一致,达成了和解。

  今年4月以来,夷陵法院将“涉诉行政行为自评自纠机制”作为行政争议实质化解关键抓手,围绕“2+3+4”工作机制,力促行政机关从“被动应诉”向“主动纠错”转变,形成“以评促改、以庭促纠、以纠止争”的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模式。截至目前,该院累计推动行政机关主动纠错5件次。其中,4件庭前达成调解后当事人申请撤诉,自纠化解率达80%,行政诉讼平均办理时长也缩短至18.52天。(文/陈菁)

  近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立足辖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区位优势和红军巧渡金沙江的红色历史文化,将文化建设与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创新推出“山水融情、禄法劝善”文化名片,通过劝人以善、涵养真善美品格,推动民族地区实现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结合”。禄劝法院升级改造了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了“劝善”调解室和“巧渡”调解室,建设落成了总面积200余平方米的综合文化展示中心,集中展示了禄劝法院一代又一代法官干警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历程。

  依托山水融情、“禄法劝善”文化品牌,加强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源头预防,通过巡回审理、双语审判和“法官+人民调解员”“法庭+N”等特色调解模式,2025年,该院妥善办理各类案件4609件,线件,大量矛盾纠纷在萌芽阶段得以有效化解。(文/朱海志)

  日前,甘肃省镇原县人民法院坚持“简程序不减权利”,积极加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力度,实现司法效能提升与诉讼权利保障有机统一。

  一是“小额诉讼+先行调解”双轨并行。依法登记立案后,对于符合条件的案件,根据当事人意愿积极开展先行调解,引导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助推系列案件妥善化解。二是“小额诉讼+线上审理”同向发力。将小额诉讼程序与数字法庭、在线调解等信息化成果相结合,既不减损当事人合法权益,还降低诉讼成本,真正实现矛盾纠纷集约高效化解。三是“小额诉讼+当场履行”案结事了。小额诉讼案件一旦生效则优先执行,执行过程中通过精简内部流程、缩短办案周期、提高执行效率,确保当事人胜诉权益及时得到兑现。

  2025年以来,镇原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1004件,小额诉讼程序占比为34.69%,平均审理天数为29.1天,真正使小额诉讼成为解决群众“小纠纷”的“新引擎”。(文/黄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