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8-08980898
网站公告:NOTICE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去红血丝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去红血丝

去红血丝

发布时间:2025-09-12 09:54:15点击量:
  人民网长春9月10日电 (记者马俊华)“今天的分享,我要从九三阅兵开始。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对九三阅兵印象深刻,作为东北人,我相信大家仍然心潮澎湃。”今日,一堂别开生面的“弘扬优良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思政课在长春市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举行,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国莉莉现场授课。

  国莉莉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战旗方队接受检阅入题,讲到在《钢铁洪流进行曲》的雄壮乐曲声中,“杨靖宇支队”的战旗浩荡而来。

  “当天,我和我们在院的300多名培训学员在报告厅里集中收看了九三阅兵。当杨靖宇支队这面旗帜出现在大屏幕上的那一刻,我们首先是愣住了,两秒之后,全场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然后大家纷纷拿起手机留下了这一刻的珍贵影像。”国莉莉说,我的泪水刷一下就出来了,我心里、我的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值得!

  杨靖宇将军,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的主要创建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根据组织安排,杨靖宇在东北大地率先举起抗日救亡大旗,将数十万关东军牢牢牵制在白山黑水间。1939年下半年,日伪军加大对东北抗联军事“讨伐”、经济封锁、政治诱降的力度,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陷入异常困难的境地。

  1940年2月,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一人双枪同几百日伪军连番激战,在断粮5天的情况下靠吃草根、树皮和棉絮,血战到最后一息。杨靖宇将军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遗体,想知道在如此绝境中他靠什么生存。令敌人震惊的是,他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找到了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带着血丝的棉絮。

  “杨靖宇将军牺牲的时候,年仅35岁。然而,在抗联战士中,这样的青年英杰数不胜数。”国莉莉说,今天我们坐在阳光之下,当我们在历史文化街区重温那段历史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摸着自己的胸膛,真正地与历史开启一段对话。

  从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到赵一曼烈士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再到八女投江,国莉莉老师围绕东北抗联精神,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史料,讲述了东北抗联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英勇事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现场的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

  “希望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成为英雄:学习上刻苦那么一点点,拿到奖学金,我们就是自己的英雄;同学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一下,我们就是英雄;社会需要我们去做公益服务的时候,我们能走出去,融入社会,我们就是英雄;长春需要我们作为代言人去宣传的时候,我们能大声说出来,我们就是英雄。”课程的最后,国莉莉说,每一个人的一小步,就能让我们成为自己的英雄;团结起来、共同奋斗,我们就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们就能在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属于我们这一代英雄青年的担当和奉献!

  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对党忠诚沉浸式红色情境教学馆。图片来源: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作为全国唯一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主题,吉林省首批纳入中组部备案目录的党性教育基地,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始终坚持党性教育基地的功能定位,以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把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等红色基因作为办学灵魂,开发了“1+3+N”特色课程体系,创建了“1+3”铸魂赋能教育平台,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时代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吉林是“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的富集地,“三地三摇篮”首要一地就是东北抗日联军创建地。多年来,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依托地缘优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挖掘好、展示好,活化成新时代的动能。未来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将始终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深耕红色教学资源,守好红色根脉,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讲好党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